银川道闸科学运用动平衡相结合原理,采用电动机的减速机构,传动机构(涡轮蜗杆)控制闸杆的升降,带温度保护的电机在工作异常升温过高的情况下,会自动断电停机保护,不烧机,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添加色彩。
银川道闸的控制方式有很多种,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手动控制、按钮控制、遥控控制、电脑控制和感应控制等操作模式;还具有坚固耐用,抗老化,不褪色,噪音低,运行安全,稳定可靠等特点。先进的光电限位自动控制系统,真正做到无触点控制,使系统无故障时间>500万次。外形美观大方,箱体采用优质钢材,坚固防水。集光、电、机械控制于一体,操作灵活、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前身是1935年由宁夏卫生实验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前身)负责组建的宁夏省立医院。1951年更名为宁夏省人民医院;1954年更名为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1958年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1962年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1973年更名为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八十余载风雨兼程,医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考试、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占地350余亩,建筑面积367536平方米。设心脑血管病医院、肿瘤医院、口腔医院3家直属分支机构,2012年成立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院集团,现有29家会员单位。实际开放床位3684张,设有51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2018年1-6月总诊疗137.73万人次,出院6.42万人次,住院手术2.46万人次。
医院现有职工5691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760人,高级职称1187人,博士119人,硕士1184人,教师940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自治区“塞上英才”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宁夏青年科技奖4人,自治区“塞上名医”10人,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人,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8人,自治区“313人才工程”20人。
学科建设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
医院强化内涵管理,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坚持以学科建设带动医院发展,以项目建设带动学科发展,以重点学科带动一般学科发展。通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加强重点科室建设,优化学科布局。
目前,医院拥有ICU、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急诊科、肿瘤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3个自治区优势专科。成功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主要致力于提升心血管、脑血管及肿瘤方面的疑难病症诊治能力。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普通外科学3个为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骨外科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
医院现有宁夏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外科学研究室、临床药理研究室、科研设备管理中心、生物芯片中心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和宁夏人类干细胞研究所等科研和专业研究平台。医学实验中心通过IS015189国家认可委认可;宁夏人类干细胞研究所成为国家第二批西北地区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宁夏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心血管、骨科、神经病学、消化、呼吸、口腔、妇产及肿瘤学科8个专业获批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1-6月,医院立项科研项目共计118项,资助经费3144万元。其中,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1项,资助经费750万元;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专项)3项,资助经费755万元;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东西部合作项目)3项,资助经费1244万元;自治区科技惠民计划项目4项,资助经费270万元;校级项目107项,资助经费125万元。主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项。
医院现有研究生、本科和专科3个教育层次,承担21个本科专业教学任务,其中临床医学是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博士学位一级授予点和硕士学位一级授予点,拥有4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设有19个学系。获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其中国家级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8项(其中国家级42项)。投资建设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拥有17个实验室,6个教学实践平台;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处于C+档(全国排名前40%-50%);临床医学专业继续保持ESI数据库前1%,排名上升33位。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医改政策要求,坚持患者满意、职工满意的办院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以医院全面发展为中心,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主线,抓住医疗质量安全和创新医疗技术两个基本点,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以目标责任绩效考核为抓手,努力完成建设区域性医学中心、学科的目标任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