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停充圈,掌握停车充电行业新趋势,把握停车充电新机遇。
首页 好产品 名企探访
十大品牌 厂家热榜 产品商城
人物对话 品牌动态 行业资讯
专家库 企业库 工程案例

车企自建充电站?为了什么?

发布日期: 2024-08-20

车企自建充电站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提升用户体验

品牌自建充电桩可以提供更好的桩车匹配度,提升车主的用车体验,增强品牌信心和归属感。

蔚来现阶段自营充电站已经在朝着四千个迈近,并且其中有2192座超充站,占比达到了一半以上,除此之外,加上部分接入的第三方充电桩,蔚来旗下的充电桩数量已经突破100万根,这个数量级是可以直接跟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专门做充电站的企业掰手腕,至于放在汽车品牌里面则完全是降维打击了,在规模上蔚来毫无疑问第一。

促进车型销售

车企通过自建充电站并提供专享服务或购车时的免费充电权益,作为新车销售的宣传亮点,以促进车型销量。

小鹏部分充电站为小鹏车主专享,而蔚来、理想则全面放开。特斯拉自建充电网 络对非 Tesla 车辆开放仍处试点阶段,截至 2023 年 11 月,特斯拉超充站对外开 放比例约为 19%,特斯拉目的地充电站对外开放比例约为 36%。

同时,各车企均对自家车主提供优惠,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推出充电优惠套餐;(2)部分站点限时免费充电;(3)积分抵扣充电费;(4)减免停车费;(5)额度内免费充电。非Tesla车辆在特斯拉充电站充电将被收取额外费用。

品牌战略布局

不同车企根据战略需要在特定区域如商场、酒店或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充电站,以树立品牌形象。

技术展示与领先

通过自建高功率充电站,车企可以展示其在充电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如极氪拥有800V超充站,单枪峰值功率达800kW。

单纯从超充站的规模以及超充桩的功率来看,极氪是造车新势力中当之无愧的王者。极氪截止2024年4月份,自营充电站共900+座,这个数量排不上造车新势力前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极充站(也就是800V超充站)数量达到了456座,位居新势力榜首,遥遥领先蔚小理。

800V是今年新出的技术,最大的问题就是相匹配的超充桩太少,但极氪作为后起之秀,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其800V超充桩数量超过了2483根,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可以说极氪就是国内的“800V建桩之王”。

在单桩功率上,极氪的极充V3最大功率800kW,最大输出电压1000V,最大输出电流800A,在国内充电桩中首屈一指,极氪在超充体系上的实力超出很多人的预料。

政策支持与市场响应

国家政策鼓励智能有序充电和大功率充电标准的制定与推广,车企自建充电站也响应了这一号召。

推进车网互动技术创新与试点示范。支持电网企业联合车企等产业链上下游打造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融合创新平台,开展跨行业联合创新与技术研发,加速推进车网互动试验测试与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试点示范,探索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实施路径,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储放绿色电力的交易和调度机制。探索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设施开展“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

鼓励推广智能有序充电。各地发展改革、能源部门要引导居民参与智能有序充电,加快开展智能有序充电示范小区建设,逐步提高智能有序充电桩建设比例。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抓好充电设施峰谷电价政策落实。鼓励将智能有序充电纳入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功能范围,加快形成行业统一标准。

加强充换电技术创新与标准支撑。加快大功率充电标准制定与推广应用,加强跨行业协作,推动产业各方协同升级。推进无线充电、自动无人充电等新技术研发。推动主要应用领域形成统一的换电标准,提升换电模式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充电设施之间的数据交互标准。

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围绕矿场、港口、城市转运等场景,支持建设布局专用换电站,加快车电分离模式探索和推广,促进重型货车和港口内部集卡等领域电动化转型。探索出租、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共享换电模式,优化提升共享换电服务。

开放共享趋势

随着市场的发展,车企逐渐意识到开放自建充电桩可以提高充电设施的利用率和运营效率,同时促进不同品牌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行业的共同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定向上发展,车企自建充电桩的使用场景和要求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过去各家自建充电桩“专属自用”到现在纷纷开各自的充电桩网络,共同勾勒低碳发展的出行蓝图。

蔚来能源有限公司与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充电网络互联互通合作。根据合作协议,从5月30日起,智己汽车用户可通过App、车机充电地图,在全国范围实时查看蔚来充电桩的位置、价格、状态、使用情况等信息,可快捷完成扫码充电、订单支付等操作,并能直接扣除智己用户的用电权益,享受更加便捷、优质、智能的充电体验。

事实上,蔚来和智己的合作只是车企自建充电桩“互联互通”的一个缩影。岚图、特斯拉、极氪等车企也已敞开自家充电的“大门”,供其他品牌使用。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变化不仅得到了市场和企业的积极响应,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或许还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正在驶入共建共享的“快车道”。